生意社:供减需增 动力煤市场呈现“淡季不淡
2025年10月初,动力煤市场打破传统淡季规律,价格强势上涨并突破700元/吨心理关口。本轮行情主要由供应端收紧主导,叠加节前补库需求。预计10月中上旬价格可能出现短暂回调,但下旬在多重因素支撑下有望企稳甚至反弹,整体回调空间有限。
一、市场态势
价格水平: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主流报价达705–710元/吨,CCI5500指数报收707元/吨,月环比上涨3.2%。呈现“淡季不淡”的强势格局。
二、价格上涨核心动因
陕西、内蒙古、山西等主产区加强煤矿超产治理与安监环保检查,部分煤矿被责令停产或主动减产。国庆假期期间,部分煤矿安排检修,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。
非电行业支撑:建材、化工等行业开工率回升,耗煤量显著增加。
冬储采购提前:东北地区已启动冬季储备采购,采购量环比增长。
节前备货:为应对假期,电厂及终端用户集中补库。
三、市场动态
港口库存:环渤海九港库存降至2083万吨(近三年同期低位)。
发运倒挂:产地至港口发运成本倒挂高达50-70元/吨,打击贸易商发运积极性。
进口煤市场:进口煤价优势不明显,终端采购放缓。
煤矿调价:主产地煤矿价格调整频繁,尤其洗选煤种呈现“涨跌互现”的结构性分化。
四、后市展望:先抑后扬,回调有限
利空因素(可能导致中上旬回调):
电煤日耗进入季节性淡季,电厂库存累积。
保供政策可能推动煤矿复产。
部分贸易商节后可能获利了结,集中售货。
预测:价格可能小幅回落至690-700元/吨区间。
利好因素(支撑下旬企稳反弹):
大秦线秋季检修(10月7-26日):将直接影响煤炭集港运力。
安监政策持续:主产区产量释放仍受限。
“银十”旺季需求:化工、水泥等非电需求仍有支撑。
冬储采购放量:东北等地区民用煤需求上升。
综合判断:市场下行空间有限,10月下旬价格有望在需求支撑下止跌企稳,并存在阶段性反弹的可能。